族长压力大

第四十六章 小族长胜利在望

杜里正皱眉道:“梅氏受了桂家蛊惑,铁心要递状子,到了公堂之上,你也能闭口不提秋氏下落?”

梅童生噎住,挺着脖子道:“那怎么办?”

“还是那一句话,秋氏现在到底去哪了?”杜里正忍不住不耐烦,道。

“谁晓得哪儿去了,当初为了高价,是卖到过路的船上。”梅童生说着,眼神漂移。

“谁经的手,口风可紧?”杜里正没有看到梅童生的眼神,想了想道。

“紧,紧的!”梅童生忙不迭点头:“就是老尤办的,他肯定也不敢让人晓得经手这个。”

这个“老尤”就是梅童生镇上的故交,当初以媒人身份出现在木家村接人的。私下里的人口买卖是非法的,更不要说这个尤家也是读书人家。

没有人晓得秋氏下落是好事,也是坏事。要是梅氏姑侄咬死了这点,除非梅童生亲自承认“买卖人口”,并且将人证物证都摆出来,否则就难以洗刷“谋财害命”的嫌疑。

“不能这样干等着,得下一先手,以防后患!”杜里正沉思了片刻,道。

“那当怎么做?”梅童生心里也是忐忑没底。

“万事都要名正言顺方好!你兄弟两口子没时,梅氏还是在室女,本应该分一份嫁妆;小的这里,也当同例。”杜里正道。

梅童生现在没有底气,也是因为太过贪婪,只占了兄弟的家产,没有抚养遗孤,又让梅氏这个侄女“净身出户”,只这两条,正到了公堂之上就站不住脚。

听说真的要给梅氏、梅朵分钱,梅童生的脸色立时跟吃了屎似的难看。

*

自打桂二爷爷家摆酒,木家村的新闻就不再是“桂远的儿子回来了”或“桂五带媳妇归宗”,而是成了“梅夫子‘谋财害命’杀了秋氏”。

桂重阳与桂五夫妇的回归,都是大家看得着的,念叨两句也就那回事了;顶多有口里含酸的背后议论两句桂五是讨了江家的嫌才会被扫地出门,可又有江太太送来的几车嫁妆在,这些酸话说了也没有人应和。

大家向来疏远桂家,八卦两句也就没了兴趣;梅家可是蒸蒸日上,盯着梅家的人远比桂家的人要多。

梅夫子‘谋财害命’”之事,涉及重大,私下里越传越广。

梅童生不善经营,日子本过得平平;可这十几年来,接手了兄弟的产业,又与杜家联姻,先后供出来两个秀才公,又为了长孙拒绝了不少人家提亲,眼红嫉恨梅家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还有那等人,见不得旁人过得好的,没几日便将梅童生“谋财害命”的事情四处传扬开来,甚至还添油加醋说的有鼻子有影。

这些闲话传到梅家,梅童生气的半死,却也没有法子,偏生又听闻桂五去了西集镇,便知晓杜里正之前的建议不能再拖。

长孙在官学,儿子最近镇上应酬也多,梅童生眼前没人商量,只好自己走一趟杜家。

*

西集镇上,桂重阳跟在桂五身边,打镇上最有名的一个讼师家出来。

拿着手中写的花团锦簇、让人见之落泪的状子,桂重阳叹气道:“可惜了了,这么好的状子,发挥不到用处。”

“你怎么也急上了?”桂五看了桂重阳一眼,略疑惑。

之前桂重阳要谋算梅家时,可是胸有成足、不紧不慢,并没有这般迫切。

“梅家父子性格浅薄,自私狠毒都露在外头,杜里正却是叫人不放心。”桂重阳皱眉道:“偏生两家互为表里,狼狈为奸。”

虽没有与杜里正正式打过交道,只旁观两次,就让桂重阳看到杜里正的难缠。

桂五若有所思道:“是要防着些,我前些年叫人查过杜家的底细,并没有查出什么特别之处,可要是没有倚仗,他也不能在十几年前搅风搅雨。这查不出来,才是令人惊心。”

查一个人生平籍贯,除了民间走访探寻,就是通过官府衙门。杜里正一个外来户,迁出地好查询,可奇怪在他是一个人到的通州,并没有什么亲戚牵扯,难道他是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堂表具无?

一个人落户通州府,后娶妻纳妾,开枝散叶,这才有了杜家。

单丁独户,哪里是那么容易讨生活的?偏生杜里正大手笔买田置铺,使奴唤婢,不曾露过窘迫之态,也不畏惧旁人窥视产业。

“是不是哪个大家族发配出来的庶子?”桂重阳想到一个可能,不免有些担忧。就算是被发配边缘化的庶子,血脉同源,遇事依旧有倚仗,那不是寻常农户能抗衡的。

桂五摇头道:“也不像,真要是出身不凡,眼界不会那么窄,你看他娶妻嫁女,都是在村里人家找,为的就是立足木村家。明明以杜家家资足可以落户西集镇,与镇上富户联姻,可非要在村子里生活,总要有个理由。”

桂重阳眼睛一亮:“是不是村子里有宝藏?他是奔着宝藏来的?”

桂五抽了抽嘴角:“你想多了。通州开阔,素来是水路枢纽,周边村落也没有天险,人多眼杂,哪里是藏宝之地?”

“不是寻宝,那会不会是躲灾?”桂重阳又想到一种可能。

这杜里正看似温煦,却是满肚子的算计,说话做事都是个爱做主意的。一个外来户,娶妻嫁女的联姻农户,为的就是一个里正之位,不无野心;可是这野心止步到村子里,没有继续往上钻营的意思,又显得有些前后矛盾。

桂五这回没有立时反驳,反而陷入沉思,点头道:“要是这样,也就解释得通了。看来,要查查三十年前的事,看是不是能寻到什么蛛丝马迹。”

后边缀着小尾巴,叔侄两个只做不知,一边低声说话,一边走向县衙后街。

这里住着不少县衙的小吏文书,与桂五系出同门的钟小吏就住在附近,不过叔侄两人今天没有去钟家,而是去了另一处,并不是本地户。

这家男主人四年前随着知县大人到本地,是个刑名师爷,就是周丁香前几日曾提过与周师傅是老乡的那位。

这刑名师爷因是县尊老爷面前当用之人,常有人上门请托送礼,左邻右舍关注的多,寻常人一打听就能打听的七七八八。

那跟在桂五叔侄两个后边的小尾巴,打听了一圈,便急匆匆走了。

当天中午,留梅童生用午饭的杜里正就得了准确消息,桂家叔侄已经寻讼师写了状子,也去拜访了知县的心腹幕僚。

梅童生闻言,未免惊恐不安。

杜里正也懒得再劝梅童生什么,直言道:“你要是实在舍不得分银钱与地出去,那就经官,运气好的话,花个百十两银子也就了结了。”

要是豁出来,穷人进衙门真没有什么可怕的,除非遇到心狠手辣不拿人命当回事的长官,否则不过挨两顿板子,左右也晓得榨不出来油水来,上下盯着的人反而少些;真正担心进衙门的,反而是梅童生这样日子略宽裕的富户,没有什么厉害关系让人忌惮,压一压就有油水出来,真要进了衙门,家产能剩下一半都是好的。

梅童生到底活了五十多岁,对于官府的手段没有经过,也听过看过,当然是死也不愿意经官,不由如丧考妣:“真要便宜了桂家不成?”

杜里正冷哼道:“谁说那地就一定是桂家的了?梅氏没有亲生子,你在妆田上写上一笔,只传梅氏亲生子女,否则等梅氏死后收回不就行了?”

梅童生身上立时添了活气,道:“可他们还有八两银子的字据,那个怎么办?若是以此为例,小丫头片子那里也得给出八两。”

现下一石麦子才二十多文钱,二、三两银子就能舒坦的过一年,这十六两银子白给出去,梅童生怎么甘心?

杜里正皱眉:“那是梅家二房的家产,姑侄两个是二房的在室女,不管是按照律法还是人情都当分一份,你要是不想留下这个把柄,还是破财免灾的好。以后再有人说此事,理直气壮的就是你了。至于桂家那边,哼,想要银子就先给他们,总有他们要开销的地方……”

梅童生知晓厉害关系,可还是觉得跟割肉似的难过,眼前的肥鸡吃着也味同嚼蜡。

*

黄昏时分,桂五与桂重阳叔侄回来,梅氏已经在二房候着。

杜里正下午打发人过来,叫梅氏过去,看来是要调解梅氏与梅童生之间“纷争”。

梅氏拖延下来没去,就是等着桂五与桂重阳两个。

“重阳虽小,现下却是户主,随我一道去;小五这里,也去充个人数。”自从前几日一番闹腾,梅氏便仿佛吃了仙丹似的,斗志昂扬,像是老母鸡似的,要将桂重阳与梅朵护在羽翼下。

桂五这里,自是无二话;桂重阳这里,则是郑重点头。

事情一步一步发展,都是按照计划里来,使得桂重阳心中隐隐有些自得与雀跃。

于是,没一会二,吃完晚饭在门口遛弯的村民,就发现梅氏与桂五叔侄进了杜家。

而在这之前,梅童生黑着脸往返了杜家一两回了。

*

杜家客厅,梅童生看着手中文书,不由跳脚:“荒唐,这是什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身怀穿越指南,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因为调戏公主,被女帝打入了天牢,还有三天就要问斩,且看他如何自救,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银蛇郎君
镇北王
镇北王
关宁穿越了,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坊间传闻,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大康王朝正处于此,盛世动荡,忠臣受迫,乱世将起。推翻盛世,落魄驸马建新朝。
天香瞳
抗日之铁血狂兵
抗日之铁血狂兵
简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特种兵赵志国意外来到抗日战场,凭借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带领部队,屡挫日寇。赵志国率领部队让小鬼子认识到华夏子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浇筑出一座抗战的钢铁长城!
东篱酒吧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帝身上,第一次上朝,御史毛羽健建议裁撤驿递,嗯,不错。可以省钱。晚上,突然想起这裁撤驿递,李自成岂不是要失业?这个扑街御史出的馊主意,王承恩,速去将裁撤驿递的中旨拿回来!!!
骑驴看唱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