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

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一)

扬州和仪真已被贼匪占了两个多月,逃难的人仍在源源不断往泰州跑,城里的人口激增,租金和物价暴涨,奢侈之风竟也随之盛行。

茶楼戏园澡堂雨后春笋般地突然间冒出许多,城里城外那些之前不晓得荒废多久的园子似乎在一夜之间全有了新主人,有的简单修缮一下将就着住,有的竟大兴土木推到重建。

能在州城站稳脚跟的大多是有钱,那些没钱的只能去宜陵、邵伯甚至姜堰等镇暂居。而有钱人不一定全是读书人,但大多念过书,泰州的文风也由此变得愈加昌盛。望海楼等几处名胜古迹,每天都有文人骚客们流连忘返,之前相比其它衙门显得有些冷清的学宫,现而今也变得门庭若市。

扬州那边战事正紧,泰州文坛也“硝烟弥漫”。

刚帮知州大老爷攥写完《泰州保卫记》的那些儒生,觉得道光年修的《泰州志》漏洞百出,三天两头去州衙陈情要重修地方志!道光年间参与修志的不少儒生依然健在,这些老儒生自然不会答应,也三天两头结伴去州衙反对。

就在许多没下场的读书人看热闹时,泰州文坛又闹出一件稀罕事。

曾亲率一千乡勇坚守万福桥,阵斩贼匪四百多的前泰州州同,现而今在海安养伤的两淮盐运司副使韩老爷要读书,不但请张二少爷帮着购买市面上能买到的书,还在全城重金征集市面上没有的藏书!

紧接着,移驻泰州的运司衙门也开始帮着征集,郭大人的巡捕官潘老爷不但带着一帮皂隶去“扫荡”学宫,还带着名帖拜访城里那些只要有点名气的书香门第。

有人觉得韩老爷志向高远,官都已经做到从五品了还不忘读书。也有人觉得韩老爷这读法不对,竟不晓得“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觉得韩老爷在学业上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不管怎么样说,捐纳出身的韩老爷喜欢读书的事,在短短几天内就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而州衙和运司衙门征集到的书,也随之一船接着一船往海安送。

今天要往海安送的书不多,只有四箱,不过船上多了两个客人。

现而今已是郭大人亲随,但没跟郭大人一道去各场巡察的关仁海,回头偷看了一眼舱里的那两个从京城来的客人,再想到昨天下午搭船去海安的那个杜千总和六个四川人,禁不住用本地话笑道:“储班头,韩老爷做巡检时可没这么多亲朋故旧来投奔,一做上运副就三天两头有亲朋故旧来找,想想真好笑。”

储成贵从万福桥回来之后没再去巡检司衙门当差,而是被张光成委以重任做上了州衙的快班班头,在州衙干了两个月已站稳脚跟,这次是回海安接家眷的,想到前几天平时不怎么走动的几个亲戚也跑泰州来找过他,不禁笑道:“这就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亲戚多麻烦,你看我多好,自个儿赚钱自个儿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等你娶了婆娘就有亲戚了,哈哈哈。”

……

富贵听不懂海安方言,身为新任扬州关委员,堂堂的从五品朝廷命官,不但不在乎别人会怎么议论,甚至有些瞧不起站在船头上的那个丘八和衙役。

他舒舒服服的靠在装满书的大木箱上,把玩着鼻烟壶优哉游哉地说:“景华,别这么拘束,更用不着这么紧张。四爷你又不是没见过,四爷的为人你又不是不晓得,只要到了泰州,到了四爷这儿,我们哥儿俩就跟到了自个儿家一样!”

“富爷,您什么身份,我又是什么身份?您跟四爷什么交情,我跟四爷又有什么交情,在京城时我是去过会馆,也见过四爷,可四爷哪会记得我!”

“你怎么又忘了这是什么地儿,这不是京城,这是泰州!”富贵瞪了他一眼,放下鼻烟壶道:“真要是论身份,你身份尊贵着呢!以后可不能再说这话,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至于跟四爷不熟,这有什么关系,一回生二回不就熟了嘛。”

“我还是有些担心。”景华苦着脸道。

“有我在,你的事四爷一定会放在心上,有什么好担心的?”想到最迟天黑前就能赶到海安,就能见着韩四,富贵又解开行囊,检查起黄御史、吉翰林和敖翰林等京官托他捎给韩四信,以及来前准备的几样小礼物。

与此同时,韩秀峰正在凤山上的庙里上香。

闻讯而至的顾院长和李致庸不晓得他为何突然来敬香礼佛,只能跟在后头一起跪拜。跪在一边的杜三不但猜出了几分,甚至油然而生起几分尴尬和几分歉疚。

韩秀峰上完香,又双手合什拜了拜,这才回头问:“顾院长,致庸,你们怎么也来了?”

“衙署的地基不是打好了吗,我们不大放心,过来看看的。没想到一来就听谨言说您在山上,我们就这么过来了。”顾院长不无好奇地看了看杜三,接着道:“中坝口抽取的厘金有我们两成,天晓得他们会不会在账目上做手脚,过来时正好遇到那两个什么委员,我也没跟他们客气,说好了从明天开始我们保甲局要派个人过去。”

“派个人过去也好,您老打算派谁去?”

“要说合适,慎言最合适,可谨言哪抽得出身,我打算让千里的堂侄王有朋过去。有朋那孩子学业虽没什么长进,但为人和办事还算可靠。”

“您老说可靠,那一定很可靠。”韩秀峰笑了笑,邀众人一起下山。

杜三这是第二次来,晓得顾院长和李致庸不但是本地士绅,而且不是捐过顶带就是圣上钦赐的顶带,手下甚至有乡勇,何况心里本就有愧,不好意思跟太紧,就这么远远的跟在后头。

不出他所里,刚走出几步,顾院长就问起韩秀峰为何突然想起来凤山上香。

韩秀峰深吸口气,停住脚步遥望着扬州方向,凝重地说:“扬州那边要开打了,这次是真打!但明伦为将功赎罪,不但说晓得哪里有能把城墙轰开的万斤巨跑,还自掏腰包雇青壮去运,等炮一运到就开打。”

“韩老爷,您这是为大军祈福?”

“大军还轮不着我韩秀峰操心,我是担心张翊国。”

“那个屡战屡败的盐知事?”顾院长下意识问。

“恩,不过他不再是盐知事,现在跟我一样是从五品顶带,雷以诚保举的。”

“大军攻城,跟他一个文官又有什么关系?”

韩秀峰苦笑道:“朝廷为筹饷新开捐纳事例,捐一个从五品顶带用不了多少银子。雷以诚居然就用这值不了多少银子的顶戴花翎,让他死心塌地为朝廷卖命。明明是个文官,还主动请缨给大军做先锋,要亲率两百悍勇头一个攻城。”

“他……他又要领兵打仗?”李致庸哭笑不得地问。

“嗯。”

“完了,让他当先锋,我看这城十有八九攻不下。”

“致庸,你这话什么意思?”顾院长不解地问。

李致庸禁不住笑道:“顾院长,您老又不是不晓得,他张翊国就没打过胜仗!他能活到今天,我都觉得奇怪。”

“话不能这么说,我大清总得有几个不怕死的文武官员,”顾院长想想又问道:“韩老爷,那万斤巨炮找着了没有?”

“找着了,信上说已经运过江了,算算日子再过天便能运到扬州城下。”

“在哪儿找到的?”

“江阴鹅鼻嘴,是一尊道光二十三年铸造的‘奋威振远大将军炮’,重一万两千斤,吃药三百二十四两,配弹二百四十两。当年铸造这炮是为防范洋人的,后来不是议和了吗,这炮也就没用上,好多人都不记得了,没想到但明伦居然记得。”

顾院长沉思了片刻,又问道:“韩老爷,晓不晓得城里有多少贼匪?”

“吴文铭的信上说分兵之后城里的广西老贼不会超过三千,但贼匪每到一处就裹挟百姓,从贼的到底有多少就不晓得了。”

“张翊国有没有给你信?”

“有信,不过一句也没提他要身先士卒去攻城的事,只说他已经求过雷以诚,等厘金收上来就拨一千五百两送海安来,抚恤那一百多个帮同官军围堵贼匪而战死的乡勇。”

“忠臣,他是真正的忠臣。”

“不然我也不会来上香许愿帮他祈福。”

“吴先生有没有说什么?”李致庸忍不住问。

韩秀峰轻叹口气,无奈地说:“吴文铭一心为吴家两位老祖宗和吴家庄上下一百多口报仇雪恨,拜见完雷以诚又回仪真了。打算回去筹集钱粮,招募民壮,编练乡勇。他是怀着必死之心回去的,在信中说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请我帮着照应安置在泰州的那些家小。”

“他这又是何苦呢!”

“他跟你我不一样,他要是啥也不做,将来哪有脸面对他那两位哥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
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
一朝穿越,满院禽兽,手持止血钳,做个老六,新手写作,若有不妥之处,请多指正,本书不修仙,单女主,争取为大家带来一本好书。本书纯属娱乐,请诸位看官不要过多强调是否遵循原剧,是否严谨,我只是想把我心中的四合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表达出来罢了。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许愿塔的哈哈
人在黄埔毕业,从团长开始崛起
人在黄埔毕业,从团长开始崛起
++(麾下已经两个军,放心入)穿越抗战时期,秦风成为一名晋绥军团长。同时激活签到词条系统。只要每日签到,就能获得词条奖励,词条可以赋予麾下将领和士兵。...当看到这些词条后,秦风懵了,怎么我的这些词条都好像带点副作用?无奈的他只好想办法筛选目标,尽可能让副作用降至最低。...不知不觉中,秦风麾下已经猛将如云!万架战机鹰击长空!大洋舰队纵横四海!重装机械部队啸聚天地!最后,秦风将目光看向了墙上大地
落笔成张
四合院之大城小爱
四合院之大城小爱
++++讲述贺来在四合院的一生,与女主雨水共渡余生,和众大爷斗智斗勇,改写他们价值观念,走上真正的情满四合院
阿萨蒂格岛的道林辰
四合院:情满
四合院:情满
现代人张大壮穿越到上世纪60年代,竟然是众禽的四合院中!还是个路人甲?嘿!算了,没有那个主角命,就别耍那个主角病,来了就安心混日子吧。不过,能改不?应该。。能吧?
真金火不炼
次元入侵现实
次元入侵现实
地球平行位面,灵气复苏,火影、海贼王、死神正在融入地球,翻开网络,刘浩发现只有自己一人熟知剧情,你说,我要不要告诉他们?西游、洪荒剧情正在开启
吴子雄